2008年1月19日 星期六

有一種人、有一種東西,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這世界上怎麼會有一種人或一種東西,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呢?「死亡」與「生命」不是兩個相互對立的概念嗎?一個事物要同時具備這兩種狀態,根本不可能吧?

真的有喔。

而那種東西,不是在【活死人之夜】裡,突然從墳墓爬出來的復活僵屍;不是【28天毀滅倒數】的受到病毒感染、失去自主意識、僅受本能驅使的突變人;也不是【AI人工智慧】的失去動力就無法行動的機器人。

一種人、一種東西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那就是「作者」與「文本」。

有些腦筋動得快的人,也許很快就理解我的陳述──我講的正是有關文學理論的「作者已死」的觀念。


「作者已死」,其實是在說明「詮釋權的轉移」。也就是說,不是作者在詮釋觀點、述說故事與塑造世界,在做這些事的其實是「讀者」。

怎麼說呢?

由於每個人擁有的歷史(時空經驗)都不相同,因此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而這個「參考架構」,就是每個人「理解世界的基礎」。所以,每位讀者、閱聽人、文本的接收者,都不斷地以各自的觀點、想法和生活經驗所構成的「參考架構」,去進行選擇性的注意、接受、詮釋與記憶。這麼一來,作者所述說的故事,永遠會受到讀者的扭曲解讀。理解與塑造世界的是「讀者自身」,而非作者。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作者確實已死」。

有人認為「作者的力量只存在於文字形成的那一瞬間」,我覺得很有道理。引伸來說:作者只存活於作品完成前的準備與撰寫工作,一旦文本被閱聽人觸及,作者就死亡了。

不只是作者死亡,語言、文字,與這兩者所構成的「文本」,都是不斷在生滅之間來回穿梭。我們所述說的話語只在醞釀於心裡的時候、述說的那一瞬間才會存活,這些話語被釋放出來後,往往等著被接收者曲解、忽視,甚至遺忘。

再者,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文本種類,你關注哪一種?賺錢的方法?把妹成功術?如何養兒育女?怎樣減肥?全球化?在地文化?3C?商學?管理學?法學?國際關係?城鄉社會學?火影忍者?海賊王?超魔人?駭客任務?悲情城市?壞教慾?

這些文本在你尚未注意他們之前,是否真的存在過?你又為何選擇閱聽某些文本,而不是其他文本呢?

心理學者在研究人類內心的「黑盒子」時,往往假設:人們的外在行為必定受到內在動力的驅使。而這個「內在動力」,包含了一個人的需求、價值觀、態度等等。也就是說,你會選擇閱聽何種文本,必定是為了滿足與符合自己的需求、價值觀、態度等內在動力。

以這個部落格為例:即使我把部落格網址貼在MSN暱稱上,當作簡易宣傳的手段,但與我有過或淺或深互動經驗的友人,也不一定會主動接觸這個小小的網路空間。也許,他們的生活忙碌,連自己都顧不了,當然更無暇關注別人;也許,他們對我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當然更不會去閱讀我的文字;也許,他們以為我的文章太爛,不符合他們對論述文字的苛求,多看無益;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部落格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他們對這此處不屑一顧。

每個文本都試圖攫取注意力,每個閱聽人也都渴望被文本召喚內心的情感與獲得滿足。然而,每個文本的意義,也因為閱聽人的選擇性注意、接受、解釋與記憶,而不斷遺落與死亡。

如果再繼續討論「詮釋權轉移」、「作者已死」、「文本解讀」的主題,不僅會涉及到詮釋學,還會與知識論、本體論、存有論、唯心論、文學、心裡學、文化研究等等複雜的學科主題有關,寫好幾本書都論述不完,更別提要在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完整陳述(我的寫作能力和知識也不夠處理這些龐大的主題啦)。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任何理解都脫離不了主觀詮釋-我們必定戴著一副「隱形的鏡片」與「隱形的助聽器」來閱聽、理解世界與意義-因此,試圖述說什麼的「作者」和「文本」,必然逃不了死亡的命運。

我認為「真正活著的」述說者和文字,只有在「面對面的」與「持續不斷的」對話中才會存在。

因為,只有「面對面的對話」,我們才能觀看說話者的表情與一舉一動、聞到說話者的氣息;只有「持續不斷的對話」,我們才能反覆討論、挖掘每項事物對彼此的意義。只有這樣,說故事的作者和被述說的文本,才能活著。

可嘆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絕大多數的人總是被分門別類的專業工作所支配,無法挪出時間、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和他人進行「面對面且長時間的對話與溝通」。也因此,很多人的生活裡充斥著既膚淺也沒有必要的對話。

可嘆的是,在資訊社會中,多數人都很習慣於借助電子媒介來傳達意義與進行溝通;但這種經由電視螢幕、電腦對話視窗或BBS所中介的溝通形式與內容,必定節略了什麼、遺失了什麼。所以,人們在面對這些經由電子媒介所呈現的世界時,依然會感到空虛寂寞,因為少了活生生的不斷互動。

可嘆的是,每個人都是經由自己的需求、價值觀、態度,以及注意、接受與理解的「選擇機制」,來關注特定種類的訊息,並且曲解所接觸的訊息,忘了用心去聆聽意義、關照意義的多面向。

而更可嘆的是,很多人都忘了,我們都是以自己的偏見和預存立場去理解世界;也忘了如何把活生生的述說者和意義,慢慢地用對話從棺木中挖掘出來。



本篇文章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afpda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