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台灣政治的大問題:他們和我們都忘了……。

這是我第一次寫政論文章,也是我第一次對台灣的政治發表較為完整的觀點與立場。我想先申明,我沒有參加過任何政黨或政黨舉辦的政治活動,所以我是缺乏政治實務經驗的。這篇文章,純粹只是就電視與報章上所看所聽,綜合我個人的成長經驗和淺薄知識,來對台灣的政治現象提出一點觀察和看法。

我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尚未成為社會新鮮人的我,更遑論對特定領域經驗豐富,所以我不針對單一的社會或經濟議題來發表看法。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要處理的是較為鉅觀的政治面向;但是,從我格局狹小的生活經驗來看待鉅觀議題,難免偏頗或有所不全,故在此歡迎關心台灣政治者針對此文不吝賜教和分享看法。

所幸,台灣目前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台灣的政治議題儘管牽扯到許多人的情緒與對國家的核心信念而顯得敏感,但我們依然可以自在地發表見解,而不用擔心如同對岸的關閉網站入口或強押異議份子入監等箝制言論思想自由的行為發生在你我身上。

以下,是我的淺見。


台灣藍綠兩大政黨不斷為2008的政治藍圖預先準備,透過對既有政治資源的掌控與運作,以及在某些附從特定政治意識型態的台灣媒體的渲染與炒作之下,兩大黨已經成功設定了下屆總統大選的主要政治議題。國民黨主打「民生議題」,以柯林頓總統的競選名言:“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在經濟)來不斷提醒人民和執政黨台灣經濟不佳的景況;民進黨則是祭出「國民尊嚴牌」,以「台灣入聯」的政治口號與活動,激起認同本土政權與台灣意識的民眾支持。

即使兩大黨已經成功炒熱了選舉議題和人民關注的焦點,但我卻認為我們最需要關心的不是目前總統大選的對立議題,我們應該關心一些別的事情。我們應該關注一些更基本的政治價值與面向。然而,大多數的台灣人民與政客卻不關心也不討論我如下闡述的觀點,而是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聽聞與配合已經設定好並被搬上抬面的政治論述。原因在於:他們和我們都忘了一些事情……。

台灣身處海陸交會的地理輻軸,「人來人往」的歷史情境也因此在此種地理環境的特性下產生。不只是原先就已定居在台灣的初民,還有南島語族的先民來過、擁有悠遠歷史的中國歷代王朝的炎黃子孫來過、裝載豐富航海知識與高昂商業企圖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來過、背著沈重軍國主義大旗的日本人來過……。許許多多承載著不同時空經驗與生命意志的人,曾經在台灣活動,並且在台灣豐富的地理景觀上銘刻了一些歷史陳跡。這些都是台灣的「獨特故事」與「特殊歷史情境」。

這樣的歷史劇上演了好久好久,類似劇情在未來也會持續下去,還不會落幕。現在的台灣,有用政治語言型塑出來的四大族群(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還有從他國而來的「新住民」、商人、學生,以及來此謀生的各式各樣的人等等。

如此蕞薾小島,卻聚集了多元的族群和文化,但在政治上卻聽不太到多元的聲音。台灣人民耳邊所充斥的往往是「非藍即綠」、「非統即獨」、「你傻瓜我聰明」、「誰誰誰要下台」等等兩極化的政治言論與噪音。

當藍綠陣營不斷用極化的政治論述來鞏固台灣舊的名字或賦予台灣新的名字、不斷為過去和現在的「政權合法性」相執不下時,我這個旁觀者只看到了以下這個事實:

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已經確確實實有一個政體存在著、運作著,確確實實有個政治形式和制度在管理與支配著台灣人民的生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台灣人民會對既存的政府感到懷疑和憂心,除了政黨的政治作為外,大部分的原因來自於「掌權者」或「既得利益者」在這個政體上所附加的政治意涵、論述與意識型態。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這個政體好像童話裡的「國王」,周遭的人想要為他添上「國王的新衣」,讓這個國王看起來與以往不同、看起來更有威嚴,而人民可能會對這個國王更加喜愛與欣悅臣服。

不管是「中華民國」、「台灣國」或是其他稱號,這些名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和「國王的新衣」沒有兩樣。而為已經存在的國王(更精確的應該說是國家)添加新衣,就是如今兩大黨所正在做的事。

儘管在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中,只說明了「日本放棄台、澎主權」,並無記載「台、澎主權誰屬」的相關條文,但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國民黨早在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後轉近台灣,在「主權未定」的土地上建立了政府,並且進行著統治。接下來就發生了台灣人民所擺脫不了的歷史包袱與沈重故事。

國民黨透過高壓統治手段和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教育、司法、傳媒等機制)的控制與運作,除了原本隨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的軍民,還在嚴密的「黨國體制」下孕育與塑造了一批「信仰著對岸即是祖國」的「台灣人民」。懷抱著如此政治信仰的人,把他們所信奉的、所遵循的意念一代代地傳承下去,造成如今「在政治立場上傾向統一」的台灣人民。

好不容易黨禁、報禁解除了,「黨國體制」慢慢轉變,民主化的腳步逐漸加快,在台灣本土成長的民進黨也從在野黨成為執政黨了,台灣似乎面臨了一個新的轉機。但是,民進黨的執政表現似乎只印證了:“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權力讓人腐化,絕對的權力讓人絕對地腐化)這句至理名言。話雖如此,他們沒有閒著。透過教育改革,在教材裡添加台灣內容以強化本土意識;在政策、傳播媒體與競選主軸裡不斷高喊「台灣意識」,挑起人民的民族意識與民族情感;並在「轉型正義」的主張下,翻開國民黨過去的不法舊帳,以削弱過往的政權合法性,建立本土政權的正當性和延續性。民進黨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將近8年的執政下,他們也孕育和塑造了另一批人「在政治立場上傾向獨立」的台灣人民。

藍綠兩黨透過各自的政治資源和國內的媒體結構,不斷強化「傾向統一」和「傾向獨立」的兩批人民的意識,也不斷撕裂和分化著兩批人民的情感。大多數台灣人民的精力和關注焦點,也因此被兩黨牽制、轉移與範限。

撇開兩大黨的政治訴求,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事情,有不一樣的看法。

我認為,當下最重要的不是民進黨的「國家正名」與「台灣入聯」,也不是國民黨的「笨蛋!問題在經濟!」,當然更不是統獨議題。我認為,他們和我們都忘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已經確確實實有個政體在存續與運作,那台灣人民最應該做的,不是討論兩黨的既設議題,而是檢驗政體在本土的運作情形與病況,持續關注、診療這個政體,並進行必要的改革。

讓既存的政體更好,讓他更能照顧到小小台灣的人民的需求,不要管他的「新衣」了。

他們和我們都忘了: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都具有「多元族群」的社會特性,在這個特性之下,不應該只有圖顯政治光譜兩端的對立聲音,應強調「包容」,讓各種不同的觀點發聲,而不是排斥對立的意見。

讓台灣人民有更多的管道參與政治和提出意見,激發不同的聲音和活力;讓台灣人民自己決定我們國家的未來,而不是讓藍綠兩黨操縱傳播管道、設定政治議題和範限人民意識。即使兩黨參選人故做姿態下鄉傾聽人民聲音,但他們接觸的多是「原來的支持聲音」,只有不斷強化他們的政治信仰而已。讓台灣人民有跳脫「兩黨的既定霸權論述」的「自主意識」,並且自由發聲,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和我們都忘了:政治討論不應該有那麼多的情緒和指控性的言詞,應該回歸「理性」,就當下最重要的問題去討論,就事論事。而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不是「為政治而無限上綱」、不是「你和我政治立場不同,就不讓你在某個位置上做事」。

他們和我們都忘了:台灣已經這麼小了,卻載著兩千三百萬努力生活著的多元人民,我們實在是沒有分裂的本錢。台灣的政體最需要的不是新名字(憲改標準都訂那麼高了,要訂製新名字是有可能,但談何容易?),也不是依附於對岸的政體(明明對岸就不是一個人世間最理想的政治體制,為何還有人奢望和另一個政體融合後台灣人民會過得更好?)。台灣的政體最需要的是有個暢通的管道與機制,讓台灣多元族群的多元聲音能夠自由且有效地傳達。

他們和我們都忘了這些事情,台灣的政治才會出現了大問題、大弊病。

如果你問我:「那台灣最重要的議題到底在哪裡?台灣該怎麼辦?」我會說:「何不讓台灣人民自己討論看看,然後讓他們決定什麼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

我不是政治家,不是歷史學家,不是社會學家,也不是哲學家,更不是個研究者;此篇文章儘管缺乏實證資料與數據來佐證,並且似乎顯得過於理想化,但誠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我只是表達我的觀察與看法而已。」

我只是個是土生土長的平凡台灣人。這個國家「目前」的名稱是「中華民國」,但不管他以後的名字為何,我還是比較喜歡稱呼這塊土地為「台灣」。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有點點後設的味道,這種觀點現在在台灣最不討喜,藍綠都會幹你,我完全了解這種感覺。唉。身邊藍的都以為我挺綠,綠的都以為我挺藍,社會變成這樣實在是金逼哀。還是統一封王最爽~~~

阿貴 提到...

爽吧...金釵博士!期待明年再度衛冕吧!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