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每個人的特質與適合其特質的生活


是什麼原因讓王建民在第一局失了3、4分之後,依然能在接下來的局數穩定自己的投球,不再繼續失分?

是什麼原因讓身高只有180公分的Allen Iverson在投了10球不進之後,依然繼續在長人堆裡進攻籃框?什麼原因讓他在全身是傷的情況下,依然堅決地選擇切入籃下取分?

是什麼原因讓不懂管理學也不懂行政學的黑社會老大,依然能對龐大的地下組織運籌帷幄,讓每個部屬甘於接受他的領導,使他在地下世界稱王?

是什麼原因讓「白色巨塔」裡的財前五郎,能毫無羞恥地用盡各種手段,讓他登上大學醫院組織的高峰?

我會對上述的問題做出一個單一且概括的歸因:他們必定擁有某些「個人特質」,他們也發現了自己的特質,然後他們選擇了一種能讓這些特質發揮出來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成功了!

王建民就是擁有「冷靜沈著」的特質,才能在強棒面前臨危不亂;Iverson就是對籃球和比賽擁有極高的「熱情」與「熱忱」,才能不斷在籃球場上進攻取分;黑社會的大哥就是擁有「懾人的氣勢」和「天生魅力與領導能力」,才能在地下社會如魚得水;財前五郎就是「對權力擁有極高的渴望」,才能在科層組織裡不顧一切地往上爬。

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特質,然後在一個能讓自己的特質發揮到極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情境」,譜出了一段又一段讓旁人讚嘆不已的生命故事。

看到這裡,你應該可以瞭解我對所謂「成功」的看法,那就是──找到自己的特質,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讓自己的特質發揮出來,你就成功了,你在短暫的生命裡就不虛此行。

上面的陳述看似簡單,卻隱含著巨大的問題:什麼是「特質」?如何找到看不見也摸不到的「特質」?我們又要如何找到「能讓特質發揮出來的生活方式」?

我的一些想法,或許能提供粗淺的解答。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長環境裡,接觸到了什麼、學習了什麼、和他人互動了什麼、實踐了什麼……,一步一步慢慢形塑了他的外部身體與內部心理,也塑造了他的個性、天賦、才能、價值觀、理想或實踐力等等。把這些「獨特的個體性質」綜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特質」。換句話說,「環境所塑造出來的個體性質」,就是「特質」。

那麼,要如何才能發現自己的特質?我認為要發現屬於自己的特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思考」。我是誰?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的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未來又將是什麼?我害怕什麼?我擅長什麼?我該不該這麼做?什麼是我想要的?我要如何獲得我想要的……等等。唯有透過不斷的自我對話、勇於面對自己、挖掘自己的內在,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特質」。

思考,並不容易。試問:你有多久沒好好省視自己了?你曾經省視過自己嗎?還是你終究只是跟著社會的既定價值邁出自己的步伐?人人出國,我也要出國?人人念大學,我也要念大學?人人念研究所,我也要念研究所?求學階段結束,就趕快找個工作,讓生理與心理被自己不太喜歡的工作所宰制,不再去面對自己,檢視自己?而當你確實反省自己了,你又怎麼知道你只是不斷在正當化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已?
尤其,當思考欠缺深度與廣度時,這樣的思考更容易出錯,而我們當然也更難撥開眼前的層層迷霧,發現自己的特質。

好不容易在自己的長考或機緣下,我們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特質,但是,要怎麼讓特質發揮出來?「選擇一種能發揮特質的生活方式」,就是「發揮個人特質的最佳方法」。

問題又來了:當生長環境只有有限的資源時,我們對某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權必定受限,當然也就難以選擇某種「能讓特質發揮的生活方式」。例如,貧窮子弟如何支付龐大的學費與生活費,以發揮他的智能,滿足他對高等知識的渴求或對上層階級的想望?

再者,即使擁有足夠的財力與物力,也發現了自己的特質,並不代表一個人就能不顧一切去過「能讓特質發揮出來的生活」。因為,我們可能沒有勇氣放下自己目前所擁有的,去開始一個可能會讓你失去許多既有事物的生活方式;又因為,我們可能太過習慣於目前生活的種種,而懶得去進行任何改變,也害怕任何改變;更可怕的是,我們可能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一點「自覺」都沒有,只是安於現狀,當然也別提「選擇生活方式」、甚至「改變生活方式」了。所以,「選擇能讓自己的特質發揮出來的生活方式」,一點也不簡單。

綜上所述,要締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特質,然後過一種能讓特質發揮出來的生活。而要找到自己的特質,我們得不斷思考,以「內自省」;要過能發揮特質的生活,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活有所自覺,還得有勇氣去追尋那樣的生活。

然而,說的永遠比做的簡單。最大的問題在於:每個人的生命時間和生活空間都是有限的,我們如何在既定的生命時間與生活空間裡,去發現自己的特質?如何在既有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框框裡,去感知、體驗,甚至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是一蹴可幾的。

一個擅長各種體位的「AV男優」,要花多久的時間、又要如何才能發現他真正適合的社會位置原來是「體操選手」?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高級知識份子」,要花多久的時間、又要如何才能發現他原來最喜歡做的是能滿足人們最基本需求、看到人們欣喜笑容的「小吃業」?一個長時間關在房間裡的「作家」,要花多久時間、又要如何才能發現他原來是個能夠上山下海的「冒險家」?一個「籃球選手」,要花多久的時間、又要如何才能發現他真正的專長其實是「打陀螺」?

要如何發現自己的特質,然後如何過著適合自己特質的生活,進而構築自己的成功,並且活出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生命意義,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6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有點太理想化了啦,很多情況是即使符合你的特質,但是那沒辦法在資本主義主義中(起碼目前)成為一個職業來養活一個人。
不過男優當體操選手這部份真是有見地~~

阿貴 提到...

請問這位施主是...?我的文章似乎都帶有理想化的成分,哈!不論如何,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表達一件事:對自己的生活自覺,並且反省自己生活的一切。

匿名 提到...

推自覺跟反省,挖喜金釵博士阿~~

阿貴 提到...

啊,我就知道是你...。博士真是這個部落格的忠實讀者啊!如果我有機會出書〈可能是性愛大全〉,一定第一個贈送給你!哈哈!

匿名 提到...

我要"阿貴博士的性學教室",現在可以開放預購嗎?@@

阿貴 提到...

哈哈...!迪老兄你的留言讓我笑了......。「性學教室」我還在撰寫第一章「騎乘技」,全部完成後直接送到府上,不用預購喔!